Board logo

標題: 書讀越多卻越窮 學者反思台灣經濟策略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眉如雪    時間: 2010-9-17 09:59     標題: 書讀越多卻越窮 學者反思台灣經濟策略



網絡圖片

立報 更新日期:2010/09/13 張舒涵

【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】根據資料顯示,與20年前相比,現在學生必須比上一代多花3年的教育時間,多負擔約1百萬教育成本,才能找到起薪相同的工作,不過畢業後卻面臨失業,或屈就於艱困的非典型工作,許多社會新鮮人成了繳不起學費的學貸族。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胡孟瑀表示,弔詭的是平均教育年數仍持續提高,就是這一代面臨的「教育貧窮化」。

台灣智庫12日舉辦「從生活貧窮化,反思台灣經濟發展策略」論壇,邀請各界學者共同探討經濟架構下,社會貧窮化的趨勢與原因。

經濟部主計處資料統計,2007年台灣平均薪資成長率為1.18%,12月勞工平均工作時數183.9小時;2009年平均薪資成長率為負6.79%,12月平均工作時數為191.1小時。在工時增加的情況下,台灣人平均年薪資卻逐年下降。

標準化 扼殺勞工特色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助理教授李建鴻說明,今年政府須宣布景氣好轉,但貧窮人口仍然沒有減少,在於貧窮的主因不是再是繫於經濟景氣,而是社會結構的問題,包括勞工制度、貧富差距、教育制度等。

現在許多企業講究標準化、規格化,李建鴻認為,「標準化」雖然可達到一致性,將勞工個人的特色能力抹煞掉,轉化為公司的標準規格,對於勞工卻是一種「去技能化」的表現。標準化使「管理學」誕生,卻也是勞工的痛苦開始。

台灣經濟研究院二所副研究員呂曜志建議,企業在規格化、專利化底下,能要鼓勵員工專求個人創造差異,能得到擁有更多獨特的競爭性。

借款難 青年難以創業年輕人面臨失業問題,或在職場上容易遭壓榨、剝削,於是許多年輕人選擇當「悠遊族」,平常找臨時工作,以賺完就花、花完再賺的方式過日。為何年輕人不嘗試創業?李健鴻認為,目前很多創業者必須要依附在工會之下才有借款的可能,借得的金額也相當低,在經濟條件限制下,常常只能自己老闆兼員工,超時工作「自我剝削」。

台灣經濟研究院二所副研究員呂曜志表示,不少歐洲國家政府支持中小企業或年輕人勇於創新、建立專利,他們相當正視人民的創新價值,相對活絡國家創新產業,也就此能培養人民獨自創業的能力,但台灣政府卻沒有提供鼓勵年輕人勇於創新的正式管道。

重創新 成新世代趨勢談到許多畢業生常會立定志向、要進入知名企業工作的迷思,吳曜志表示,不管是日本、韓國、台灣,許多在大企業底下的員工,到了中年開始埋怨能力遭埋沒、理想無從發揮,壓抑了多年下,導致對工作毫無願景,進大企業最後卻僅成為一顆「小螺絲釘」而已。

許多人能力在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底下無從發揮,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表示,「創新型產業」是現在的趨勢,例如禮儀師也是一個新型的創新服務業,內需仍然很多,只是政府沒有積極規劃。

吳曜志鼓勵現代人要有「尊重百業」的精神,不要陷入資本主義迷思,多吸取國外的經驗,經濟才能漸漸有好的轉變。

作者: 彩紅迷    時間: 2010-9-17 10:26

讀越多人越懶....好吃懶做
不是大好就是大壞
懂越多越高傲.....只要懂得謙虛尊重
應該就沒這個問題了
你行比你更行的人更多.....要比高永遠比不完

貧富差距越來越大
作者: suppor    時間: 2010-9-18 21:21

我覺得很多高學歷的人由於從小忙於課業  造成對生活自理的能力較差 對於社會上的百態也較不適應  導致某些方面不盡人意  但這也不是他們願意  因為他們必須花非常多的時間來讓自己成為高學歷者  只能說是教育的大環境有不理想的地方
作者: 嚴阿亮    時間: 2010-9-18 21:52

本帖最後由 嚴阿亮 於 2010-9-18 22:17 編輯

高歷高,沒代表工作高,為有求專,再精進步才是永久的,大環境一直變,早就很多跟不上了,精進須克苦是老一代思想以在了,非高學歷,但現代人都變了,教育也迷失了,是錯在社會,還錯大環境呢




歡迎光臨 SOE 鵡林鸚雄之寵物公園 (http://soe-parrot.com/old/) Powered by Discuz! 7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