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ard logo

標題: [它類文章] 2 注意6大徵兆,幫你揪出看不見的癌!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椪柑    時間: 2013-9-17 15:09     標題: 2 注意6大徵兆,幫你揪出看不見的癌!

本帖最後由 椪柑 於 2013-9-17 15:41 編輯

        別輕忽腰痠,可能是腎臟癌徵兆


根據國健局的統計,2006年的癌症死因中,腎臟癌佔第17位;但謝瑞坤也提到,近年發現的病例似乎有逐漸增加的趨勢。
腎臟位於後腹腔,因為空間很大,所以不容易早期發現。王正旭提醒,如果發現血尿、腰部痠痛、腹部腫塊,就要小心是腎臟癌,應儘快做進一步檢查;但事實上,能經由這三種症狀發現腎臟癌的比例仍低,多半是已經轉移到其他器官之後才發現。
另外,長年洗腎、愛吃止痛藥或常染頭髮的人要特別注意,可能是腎臟癌的高危險群,建議定期接受尿液檢查及超音波檢查。王正旭還補充,常染頭髮除了與腎臟癌有關,也與膀胱癌有關,因為染劑會透過泌尿系統代謝,如果長期堆積在腎、膀胱,就可能刺激癌細胞病變。
上腹悶脹、持續且不明原因上腹痛…都可能是胰臟癌的警訊
民歌手黃大城、音樂創作人梁弘志、知名世界男高音帕華洛帝等人都是因為胰臟癌過世,《第六感生死戀》男主角、好萊塢影星派屈克史威茲也正在跟胰臟癌搏鬥。胰臟癌雖然佔癌症死因第十位,但平時無聲無息,發生徵狀多是晚期,平均五年存活率約5.10%,而可開刀者的五年存活率也只有10.15%,令許多人不免聞之色變。


胰臟的外型屬長條狀,分為頭部、體部及尾部。謝瑞坤解釋,長在頭部的胰臟癌腫瘤,有時會造成阻塞性黃疸,比較有機會早期發現,若是體部及尾部,並沒有明顯徵兆,就很難早期發現。
謝瑞坤也無奈地表示,胰臟癌的致病原因目前仍不清楚,因此很難早期預防。
但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特別提醒年紀大的民眾注意,如果出現上腹悶脹,或持續有不明原因的腹痛,甚至是背痛,照了胃鏡或肝膽超音波都沒問題,或是沒有刻意節食的情況下體重莫名減輕,就要警覺可能是胰臟癌,最好儘快就醫檢查。



下腹悶脹、頻尿、排便習慣改變,小心卵巢癌上身



除了乳癌、子宮頸癌之外,令許多婦女聞之色變的婦癌應該要屬卵巢癌了。雖然卵巢癌只佔女性癌症排名的第九位,每年也不過五、六百位新病例,但因為多數卵巢癌發現時已經是晚期,平均五年的存活率只有四成多。
很多婦科學教科書都會寫:「卵巢癌的初期症狀就是沒有症狀!」長庚醫院婦癌研究中心負責人賴瓊慧表示,卵巢癌細胞剝落下來之後,會跟著腹水循環,從右邊大腸(盲腸部位)到肝臟上方的橫膈膜,再到左邊大腸、降結腸,最後到骨盆腔,細胞容易循著這樣的路徑擴散。當病患上腹出現類似胃腸不適的症狀,常常已經是第三期了。
不過,有些症狀可以多加留意。由「婦科癌症基金會」、「婦科腫瘤學會」及「美國癌症學會」共同提出的報告指出,女性朋友若有下腹腫脹、悶痛、骨盆或腹部疼痛、很快就有飽足感、頻尿與尿急,幾乎每天出現其中一種症狀達二或三週,尤其是過去並無這些症狀,就應儘速就醫。
賴瓊慧也提醒,腫瘤有時可能會壓迫大腸,因此若排便習慣有改變,也是警訊之一。
至於有沒有常規的檢查建議?賴瓊慧提到,一般常聽到的CA125血液檢驗,已有研究顯示效益並不是很高,結果發現,50%的第一期卵巢癌病患,並不會出現異常升高,而有些良性情形如子宮內膜異位症,也會導致血液中CA125上升,因此不適合做為早期篩檢的工具,尤其是對還有月經的女性朋友。
但她還是認為,就個人而言,如果女性朋友不放心,可以選擇半年做一次陰道超音波檢查,搭配一年一次CA125的抽血檢查,尤其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人更要長期追蹤,隨著年齡增加,癌變的機率也會提升。
■吃的東西也要小心:荷蘭馬斯垂克大學研究指出,煎、烤食物產生的丙烯醯胺,可能使婦女罹患卵巢癌與子宮內膜癌的機率提高一倍。丙烯醯胺可見於煎、烘、烤的麵包、麥片、咖啡、肉類、馬鈴薯內,每天食用一小包油炸馬鈴薯片、半包餅乾或一些炸馬鈴薯條,亦即吸收二萬五千分之一公克的丙烯醯胺,即足以提高婦女的罹癌機率。



別輕忽月經週期不規則,當心子宮內膜癌



許多人對子宮內膜癌或許比較陌生,但事實上,除了乳癌(因為男女皆可能得乳癌)之外,子宮內膜癌是排名第三常見的婦癌。而且近年來台灣子宮內膜癌病患人數年年成長,成長率高達27.42%,居女性癌症增加率之冠。
相較於卵巢癌的靜悄悄,子宮內膜癌90%會出現異常出血的警訊。賴瓊慧提醒女性注意異常出血,如經血變多、更年期以後出血,或月經週期不規則等症狀,若連續出現三個月以上,就有內膜增生等癌前期病變的可能性,應儘快就醫檢查。
賴瓊慧進一步解釋,女性如果每個月有排卵,內膜細胞就可每個月更新,如果排卵週期不規則,或沒有排卵,內膜細胞剝離不完全,老舊細胞不斷累積,就會形成內膜增生的癌前期細胞,而轉變成癌細胞的機率會隨著時間而上升。
一般人多認為子宮內膜癌應該是年長女性才會發生的疾病,賴瓊慧表示,更年期是子宮內膜癌的好發年齡,但她也碰過很年輕的17歲子宮內膜癌病患。女孩本身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病,不會排卵,從13歲初經之後就月經週期紊亂,等媽媽留意到有問題帶來看診,已經是子宮內膜癌。
初經來時,與更年期時,許多女性朋友都會認為亂經是正常的,但賴瓊慧強調,最好還是讓醫師判斷狀況是否正常。



吃避孕藥會不會致癌?



不少女性朋友擔心服用口服避孕藥會增加罹癌的風險。事實上,賴瓊慧醫師提到,目前的說法並不一致,大部份是擔心罹患乳癌的機率升高,但從流行病學上看來,口服避孕藥並沒有增加乳癌的風險。
而且,好消息是,新型的口服避孕藥以黃體素與雌激素併用,可以阻斷排卵,減少排卵次數,就學理上而言,應可降低卵巢癌風險;另外,因為有提供黃體素,控制月經週期規律,也較不會因為沒排卵而增加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機率。
不過,醫界強調,並不鼓勵婦女吃避孕藥來預防癌症,避孕藥畢竟是一種荷爾蒙制劑,有增加血栓的風險,賴瓊慧也提醒,黃體素會改變體內血脂肪的結構,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最好能定期檢查三酸甘油脂、膽固醇指數是否正常。
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,才是防癌最佳策略
不當飲食、不運動、過重與肥胖,對癌症的威脅僅次菸害。研究證實,體重過重或體內脂肪過多,會增加罹癌風險,包括子宮頸癌、子宮內膜癌、卵巢癌、胃癌、食道癌、胰臟癌、膽囊癌、腎癌、大腸直腸癌及乳癌等多種癌症。
因此,多運動、減少鹽分及脂肪的攝取、多吃蔬菜水果,是遠離癌症的重要關鍵。
另外,體力活動本身也可以減少罹癌風險。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與美國癌症研究院發表的最新《防癌指南》中就建議,每天最好可以中度運動1小時,強度運動達半小時。




定期篩檢也要記得做:
■ 30歲以上婦女,每三年可做一次抹片檢查;
■ 50歲以上婦女,兩年可做一次乳房X光攝影;
■ 18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民眾,可進行口腔黏膜檢查;
■ 50.69歲,每二年可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。
這些都是政府補助的檢查,民眾可多多利用
作者: 為小佳    時間: 2013-9-17 15:14

你弄了太多字了,看的眼花花的~~~~~~
作者: n2522827    時間: 2013-9-17 15:38

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~~~~~~~~~
作者: 椪柑    時間: 2013-9-17 15:39

回復 2# 為小佳

         哈哈    慢慢看




歡迎光臨 SOE 鵡林鸚雄之寵物公園 (http://soe-parrot.com/old/) Powered by Discuz! 7.2